微信扫码
热线电话
返回顶部

最新发表

企业信息

    021-34679378

    凯发app平台

    上海市闵行区顾戴路2337号维璟中心G座19楼DEF1室

    y999@188.com

信号!房屋养老金制度要来了?

作者:Admin 日期:2023-07-07 点击:654
一键分享

凯发平台网址是什么
2.jpg

你有想过某一天,你住的房子会衰老,身患一大堆基础病逼着你花钱买药吃吗?

你有想过某一天,你住30层楼上,却出现了电梯故障,你打电话叫物业,物业双手一摊:没办法了,已经修过很多次了!

你有想过某一天,大面积的外墙渗水,导致你和邻居们,终日被挥之不去的霉味侵扰吗?

没错,大量住宅建筑的衰老与疾病,迟早有一天会到来。

所以,“住房养老金”被提出来了,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,又要推行以房养老了?其实不然,这个政策反过来了,人给房子养老!

01 

注意,时代已经在提前给你打招呼了!

6月26日下午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会见中国银行党委书记时指出:为人民群众建造好房子,提高住房品质,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,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。

001.png

怎么理解这个“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,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”?

简单粗暴点说,你买的房子产权是70年,但是大部分房子的建筑寿命,其实扛不过50年……

它会老化,会漏水、会破败、会出现各种消防问题、电梯故障,线路老化……其实也不用太久,10年?20年?30年?市面上很多交房即wq的楼盘,在幼年期就出现了“短命”现象。

解放日报曾发文:买70年产权只能住30多年,这种短命现象很突出。

002.png

所以“住房养老金”被提出来了。明眼人一看,不是已经有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了吗?为什么又蹦出来“住房养老金”的新提法?

答案很明显:目前的住宅专项维修基金不够用了!

打个比方:房屋专项维修基金好比给年轻人看病,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,花点钱吃点药就好了。而“住房养老金”应对的是未来几十年里,我国大量存量房必将存在的各种基础病、老年突发病,这是要花大钱的大修、大维护。

02 

先行者的脚步,已经埋下了命运的伏笔

看看欧洲走过的足迹,我们足以窥见大批量高层建筑未来的命运。

二战后,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多个国家开始大兴土木建高层,大量高层住宅如同坐火箭一般迅速崛起,将近二十年的时间, 这些林立的高楼,成了欧洲经济高速发展的写照之一,也成了某种时髦的“空调 、冰箱、热水器”等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代名词。

003.png

这不是国内某个城市的烂尾楼,这是1968年英国格拉斯哥某区高层住宅小区的建设现场照片。

但是“擎天柱”们,很快就经受不住时间的鞭打了。

大量的塔楼品质开始出问题,屋顶漏水,混凝土块剥落,钢筋腐蚀、设施严重老化……长期缺乏维护而导致持续破损,维修费用又太高,于是大量家庭开始逃离,这些昔日辉煌的“擎天柱”们,开始沦为高层贫民窟。

不到三十年的时间,各种“拆、拆、拆”就开始了。

七十年代末的欧洲诸多城市,拆楼机日夜轰鸣,各地爆破声频起。

拆除理由不要太多:质量缺陷、结构问题、设计太LOW、设施标准差、业主们喜好迭代、维护成本高、建筑太丑等等…… 总之,高层建筑也只是时代发展的“临时工”而已,当人们不再爱你,你连呼吸都是错。

004.png

(1967年的法国里昂都会区,高层住宅被定向爆破)

哪些“擎天柱”属于时代的幸存者呢?历史筛选下来的高层建筑,只有一个铁律,拥有城市稀缺资源“护体”。

大多保留下来的高层建筑,都处于市中心,享有大量的资源,配套丰富。小编一直强调的买房逻辑是“近资源者富”。

比如建于七十年代中期的伦敦巴比肯塔楼群,曾被票选为“伦敦最丑建筑群”,如今却被翻新成了文艺爱好者的天堂,坐落在伦敦核心区位置。

005.png

比如建于七十年代早期的巴黎13区Les Olympiades住宅塔楼群,至今灯火璀璨入住率高,周边商业资源丰富。

006.png

反之,人口大量流出,周围配套匮乏,物业管理低效的高层住宅,就很容易沦为时代的弃子。

我们复制了欧洲走过的城市化道路与高层建筑的图纸,也同样复制了问题。由于市场主导方不同,我国大批量存量住房未来面临的问题,更是推陈出新:

1. 建筑寿命本身有限

我们绝大部分买房人所面临的现实是什么?商品房产权70年,房屋使用寿命只有50年,甚至有专家直言,由于建筑施工质量不达标,实际中国民用建筑的平均寿命也就是30年左右。那么这些楼盘出现“未老先衰”了,房屋如何处理?

一组数据显示,中国城镇存量住房约500亿平方米,其中约300亿平方米为上世纪建设,本世纪以来建设的200亿平方米左右的房屋,部分楼龄也超过20年。

目前针对这些老旧小区,国家目前是怎么应对的?

一部分是棚改了,经过10年大力建设,“大拆大建”的棚改已经搞得差不多了,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开始了“老小区”旧改步伐。近五年,全国就改造了16.7万个老旧小区。

这些旧改的钱是从哪里来的?

以苏州为例,这几年的老旧小区改造方案,基础部分是政府出钱,提升部分是执行了“两个一”方案,即每户“一元一平方米改造费用”与“一元一平方米维修基金”共建改造方案,也就是面向业主收纳部分费用。

但是现实是,目前的旧改项目,都针对的是房龄20年之久的老旧社区,这些老旧社区有一个共性:大多是低密、多层、小高层产品,旧改成本相对较低。

未来大批量的高层、超高层住宅的改造成本,明显远高于这些产品。

2. “高周转”的毒

“高周转”的毒,早已流淌在了部分建筑的血液里。相信我,哪怕你把家里的硬装修武装到牙齿,也没办法清除这些建筑遗毒。

2018年的碧桂园开启的“高周转”让业界闻风丧胆,利润之下,必有莽夫,过去几年,追随者不计其数。

007.png

让设计师一夜出图,让施工队一天半一层,主体结构一边摇晃一边浇筑,水泥未干的情况下就搞装修……,部分房企们玩的不仅仅是高周转,还可能是高转速爆缸后的“车毁人亡”。

“高周转”的利润房企吞了,“高周转”的危害,却是买房人在承担。

2018年6月,上海奉贤的碧桂园某项目的在建六层售楼处发生模架坍塌事故,造成1人死亡9人受伤。

2018年7月,安徽六安的碧桂园工地曾发生重大安全事故,造成人员伤亡。

……

这些高周转“毒牛”们,你指望他们盖出来的房子能好端端陪你几十年,不存在的。

3. 限价的锅  

要说背锅大侠,只能是买房人。自2016年来,限价直接给房企框死了售价上限,房企们再想获得更大的价差,就只能在成本上动手脚,后果很明显:限价这几年的房子,质量是最差的。

2020年,万科广州尚城小区200户收房,7成房子在漏水;

2020年,项城市双湖湾小区房屋,墙面、地面大量空鼓,漏水,裂纹。

太多例子就不列举了,总结就是:商人重利、轻民生

中消协数据显示, 2017年以来,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房屋投诉案件、商品房投诉案件,逐年增加。

008.png

2016年—2020年房屋及商品房投诉案件及同比变化

诸多楼盘尚在幼儿阶段,就已经出现了各种“短命”征兆,一大堆基础病的隐患还在后面:外墙脱落、电梯故障、墙面裂伤、钢筋腐蚀、管线老化等等。如果不妥善处理好这些隐患,后患无穷。

往小了说,事关广大业主们的生活质量;

往大了说,事关业主人命;

再往大了说,事关银行的金融风险;当一幢幢40、50多层的高层开始爆出来各种质量问题,又不及时维修养护,大多数业主是不是想逃,房价是不是会跌?是不是会波及银行的存量房贷安全?

为什么不像过去的欧洲走一样,直接开始大规模“拆、 拆 、拆”呢?

难拆只是一方面,利益才是重点。过去拆旧盖新是因为有利可图,新房价格蹭蹭涨,ZF拆了好卖地,KFS拍地了好卖房,拆迁户拿到拆迁款,大家皆大欢喜,因为这是属于楼市增量时代。

但是存量时代不一样了。房价上涨不那么凶猛,拆了之后开发商也未必热衷拍地,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,谁愿意干呢?

何以解忧?“住房养老金”被提出来了,人给房子养老。

03 

住房养老金,钱从哪里来?

有专家建议:每年从当年土地出让收入或净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,如按照土地出让收入5%以上或净收益20%以上计提,作为房屋养老金。

有人大代表建议,房屋养老金可以由公共账户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。

公共账户资金来源可以把土地出让金、维修资金增值收益结余、老旧小区改造资金、三供一业移交应归集的资金等提取一部分出来。

个人账户是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账户。

无论是业主缴纳,还是通过土地出让金,最后估计都得转嫁到业主身上。所以普通买房人所面对的命运是:买房难,养房子更难。

你以为65岁终于不用填OA申请走请假流程去办大寿了?房贷要还,房子养老钱要出,每天一睁眼,连躺自己屋里头都需要成本。

04 

普通人如何逃离?

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无声蔓延,“爆破声”已经穿越时空而来,射中的却是20、30年后的我们。没有鲜血也看不见眼泪,但是这些年高周转、高容积率的代价,却注定了由普通买房人来扛。

在过去的几十年,大量的城市大兴土木,建了大量的高容积率住宅。

009.png

国家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勒住“高容积率”这匹野马的缰绳了,仅在2021年,国家发改委就多次表态,超大特大城市将转变开发建设方式,合理降低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。

目前很多城市都已经走上了降容之路。

010.png

2018年之后,重庆几乎没有出让过4.0以上容积率的地块,主流地块的容积率都控制在1-1.5之间。

成都2017年开始,主城核心区住宅容积率限定在2.5以内。

武汉,降容已经成了广大居民们内心“咆哮”式的呼声。

011.png

2022年5月,武汉发布了“限容、限高、限密”令,要求主城区居住最高容积率不得高于3.0,新城区容积率不得高于2.5。

这几个“擎天柱”肆虐的城市都开始低头了,低密时代已经势不可挡的向我们走来。而大批量高层、超高层住宅,尤其是没有稀缺资源“护体”的住宅,注定会沦为时代的弃子,一如在iPhone时代的诺基亚;不仅过气、而且无法调整。

时代已经打了响亮的招呼,如果说对于普通人有什么启示,那一定是快!跑!

1. 未来几年,尽快逃离高容积率高层住宅

无论是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还是出于对后续“住房养老金”的成本考量,你都得学会快速逃离垃圾资产。

那些没有资源“护体”的超高层建筑,它注定会成为压在你头上的大山,你不仅得背负30年的房贷,还得花各种“养老金”为它续命。

如若不然呢?就是长期无人养护,最终破败不堪甚至丧失流动性。你亲眼看着自己掏空了6个钱包买下的“资产”,一天天贬值而无力回天,连传给孙子都嫌弃。

2. 跑步进入新时代,去拥抱核心资产。

用10年、20年后的眼光来看待你今天的选择,什么是核心资产?

它一定是人人都爱住,拼命奋斗想要实现的美好生活里的标配;

它一定是绑定了N多城市稀缺资源在身上,不易被时代淘汰的资产;

从“低密城市”到 “住房养老金”,时代已经一再给你打过招呼了,普通人尽量先知先觉,保持流动性,先于浪潮来临之前跳入到资产的“安全区”。




声明:信息来源于网络资源整合,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侵权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!联系号码:17740831949

上一条:重磅!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出台!

下一条:4连跌!上海小区二手房价跌回5年前?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