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1-34679378
凯发app平台
上海市闵行区顾戴路2337号维璟中心G座19楼DEF1室
y999@188.com
从去年开始,各种房地产救市政策轮番轰炸。经验越丰富,越会觉得和之前的认知不一样。
比如降首付必然提升销量,但今年却被嘲笑“上吊的绳子又给我们降低了一些”;比如苏州、杭州买房送户口这种当年的美事,今年却几乎无人问津。
地产中介想破头也不明白,为什么之前拼命堵死的各种涨价手段,等到现今放开,从工具箱里拿出来用的时候,却毫无效果。
最广泛的认知,如今也被证伪了
还记得之前是怎么宣传的吗?——北上永远涨。后来郊县跌了,改成北上市区永远涨;市区老破小又跌了,现在又改成核心地段永远涨!
现在,核心地段也跌了!某中介说,上海内环内陆家嘴板块,140平三房总价不到1000万,比同一幢其他在售户型要低接近300万。
当然,这套房的价格既然低很多,盲猜肯定会有部分硬伤,比如楼龄、采光、事故等。但毕竟是滨江,而且大概10公里的范围,还有全国新地王。
不可思议!因为按照逻辑来说,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没有多少避险能力了,千万级豪宅算是其中最被认可的一项。
我又去找了很多别的信息,发现中介说的这个案例已经不再新鲜了。上海很多中环内的各类千万级别豪宅,大部分调低预期。
有的甚至三个月降价10多次,以求脱手。房地产市场,正在完全脱离认知。
以价换量不可持续
每每遇到这类消息,评论区最热门的永远是这一类:你现在多少钱大胆的去卖,等过两年再打对折买回来!
只能说房价还远没达到普通人设想的锚点。所以即使是豪宅,也依然会受到非受众群体的影响,继而和郊县远大新、市区老破小一样,跌跌不休。
世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“挤兑”二字。一家打折抛售没关系,但如果形成小群体的共识,造成影响,还是会形成一种无法控制的惯性。
这种趋势,本来是谁也不想参与其中的。更何况,即使手里有了钱似乎也只能放在银行,市面上并没有其他优质的投资资源了。
普通人的购房困境
既然这种趋势已经近乎达成普遍共识,那么最尴尬的莫过于在此期间仍然需要买房的群体。
每个人买房,都有他非买不可的理由。但对他们来说,在这样的周期买房,也确实不是滋味。
左思右想,买也不是,不买也不是。这可比房价高到买不起要焦虑多了。
买吧,怕接盘。明知道会跌还要硬着头皮买,此中滋味难以想象。不买吧,又怕错过机会。谁又知道房价会不会再次上扬呢?
更别提那些已经上车的人了。房贷没还完,房子却已经变成了"负资产"。每个月的工资,大半都进了银行的口袋。
那到底是买?还是不买
我的观点是,如果附加了别的意义,就不要看房价,买就是了。如果单纯为了住,或者担心价格波动,那就先别买。
无论对谁而言,房子都是最重大的消费决定和资产配置手段,但消费、投资不能影响正常生活。
一味追逐房价上涨,而放弃对教育、健康、养老保障等其他方面的投入,必然是本末倒置。无论市场如何变化,我们都要回到房子最本源的居住属性上来。
声明:信息来源于网络资源整合,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侵权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!联系号码:17740831949。